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04 18:01
张庆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强省会”战略,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的提案》收悉,经商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沙市政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政策推动,规划引领
为积极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强省会战略,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三个高地”引领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以及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和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四大目标,通过实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精美城乡、文旅名城等十大工程助推强省会战略实施。
出台《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壮大城市发展能级,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构建“一轴一带四走廊,一核两副十组团”的空间格局,完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到2026年,长沙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经济首位度超过30%。提出要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推进都市圈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构建轴带联动、三市联动、组团发展、共护绿心的都市圈空间结构。
二、落实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制定出台《中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若干措施》(湘自资党发〔2021〕33号),就全力服务强省会战略实施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处室局。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组织编制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到2035年2000万人口规模、城镇化率90%的目标规划长株潭都市圈。高标准规划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组织开展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总体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二)支持长沙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做好长沙市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一轴一带四走廊、一核两副十组团”的空间格局。支持长沙市纾解一般产业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和产业绩效。支持湘江新区与湘潭九华片区、岳阳湘阴片区融合发展。支持长沙产业园区与市内外园区、企业共同建设“产业飞地”“科创飞地”“人才飞地”。支持长沙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老年关爱型城市。
(三)积极支持长沙市提能级、优布局、强功能,优先保障承担省会功能的重点片区发展用地。支持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和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建设,规划湘江科学城,全面保障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高校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提升省会科教优势。
(四)落实“放管服”改革。印发《关于服务“五好”园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措施》(湘自资发〔2021〕47号),针对过渡期内涉及园区详细规划一般内容修改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落实强省会战略要求,在符合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前提下,将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批权限下放至长沙市。
三、助力长沙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提升
在规划方面,制定《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突出长沙旅游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以都市休闲、历史文化、时尚文化、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品牌,打造全省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文创研发中心、旅游装备制造中心、文旅消费中心、夜经济中心。依托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和长沙机场“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国际休闲城市、国际国内旅游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品牌建设方面,指导支持长沙市五一商圈、长沙市阳光壹佰凤凰街成功打造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指导苍坊旅游区参加并通过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评定大围山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指导支持湘江古镇群品牌打造,评定铜官窑古镇、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港古镇等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标志工程
协调长株潭三市政府明确白泉-黄家湾、昭山、云龙等融城示范社区建设方案、主体和建设时序等,先后编制完成《长株潭融合引导区建设规划研究及融城示范社区建设方案》《长株潭融合引导区风貌管控指引(试行)》《长株潭融城示范社区建设导则(试行)》并呈报省政府,落实长株潭融合引导区和融城示范社区规划理念,指导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省会战略,立足职能职责,继续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建设发展,协同推进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2022年5月31日